当前位置: 澳洲新闻 > 正文

“小鹏们”加速入澳是一种win-win

来源:塔州华人网 编辑:魏西

近日,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(Xpeng)G6电动SUV陆续出现在澳大利亚街头。这意味着,又一家中国车企“驶入”澳大利亚。此前,比亚迪、上汽集团等中国品牌都已在这儿开疆拓土,吉利、零跑等中国车企也加快了“南下”的步伐。“小鹏们”为何加速“驶入”澳大利亚?

20世纪80年代以来,澳大利亚市场一直是日本、韩国、美国、德国等国车企的天下。随着汽车进入电动时代,中国车企的命运开始改变。2023年中国已是澳大利亚汽车销售第三大来源国,在澳销售的电动车中超过80%为“Made in China”。这个成绩固然与特斯拉有关,但中国本土品牌的贡献也很抢眼。

“小鹏们”在澳大利亚与欧美受到的待遇堪称“冰火两重天”。目前,欧美通过加征关税等筑墙方式将中国电动车“挡”在大门之外。澳大利亚人口超过2600万,是南半球重要的发达经济体。它对中国车企打开大门,意义不言而喻。

中国电动汽车扎堆“驶入”澳大利亚,也与阿尔巴尼斯政府积极的“放行”态度有关。不同于美欧对中国车企“逐客令”,澳大利亚各界普遍对中国电动车抛出橄榄枝。对澳大利亚而言,这背后有着多重利好。

向绿色转型。澳大利亚是世界能源大国,也是碳排放大国。过去,联邦政府在能源转型问题上走走停停、摇摆不定,使得澳大利亚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减排成绩不理想。此外,近年来多地频发的山火、创纪录的干燥和炎热、大堡礁严重白化等现象,也一再提醒气候危机的杀伤力。与燃油车相比,电动车节能减排优势明显。中国电动车以高颜值、价实惠、性能佳著称于世。对中国电动车打开大门,能让消费者购买到符合他们不同生活方式、需求和价位的车型,也是倒逼澳大利亚传统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。

振兴制造业。总部位于墨尔本的霍顿汽车,曾是澳大利亚制造业的一张名片,也深受民众喜爱。2021年这个百年老店正式关门。这也是澳大利亚制造业的缩影。20世纪70年代,1/4国民都从事制造业。如今,澳大利亚制造业却在持续萎缩。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。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便推出了新制造业产业政策,安排未来10年投资数百亿澳元进行“澳大利亚未来制造”计划,并鼓励企业参与投资。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制造业的方向之一,关乎新材料、电池技术、电控系统等诸多领域。就像当年特斯拉进驻中国带来的“鲶鱼效应”,为中国电动车行业注入了活力,联邦政府也希望这种“鲶鱼效应”能出现在澳大利亚。(文/骆亚)

编辑:魏西

网友评论

0 条评论

所有评论
显示更多评论
Copyright © 2021 塔州华人 All Rights Reserved
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