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图片来源:《澳大利亚金融评论》网站截图)
联邦政府此前于8月27日宣布,计划为2025年新入学的留学生设定一个“国家规划水平计划”(National Planning Level),将明年新入学的留学生人数上限将控制在27万人,各个院校将各有招生人数限制。
若这项计划在参议院获得通过,那么这将是联邦政府继2023年12月公布移民新战略以来,再次发出潜台词:“不优秀的人,请你别来!”
对此,中国留学生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,一些人表示“不愿被牺牲”,另有人称,这会提高澳大利亚高校在中国的声誉。
“联邦政府应该更加关注发展经济,而不是指责留学生造成住房危机”
23岁的中国留学生吴可言(Kepuyan Wu,音译)在中国长大,现如今在墨尔本大学(University of Melbourne)就读新闻硕士学位,学习如何录制和编辑音频和视觉内容。
去年,她从兰州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澳大利亚,现在梦想着毕业后从事媒体工作。
吴可言表示,一般而言,中国学生将澳大利亚视为在全球范围内,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全球高等教育中的第三大留学目的地,且领先于加拿大,日本和欧洲国家。
她补充说,2024年QS世界大学的排名于6月发布,并将墨尔本大学列为澳大利亚最佳大学,排在全球第13位。悉尼大学则排名澳大利亚第二位,世界排名第18位,其次是新南威尔斯大学,世界排名第19名。
但是吴可言认为,联邦政府通过限制留学生数量从而解决住房危机的这一举措,犯了关键的错误。
“联邦政府应该更加关注发展经济,而不是指责留学生造成住房危机。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CBD中,但是住房短缺无处不在。我觉得我们正成为政府选择牺牲的目标,”吴可言称:“此外高校也承认,他们依靠我们的学费来进行研究,因此,除非政府对他们投资更多,高校也会受到影响。”
提高澳大利亚高校声望?中国留学生:门槛收紧是好事
尽管留学生人数上限政策尚未通过议会,但澳大利亚最大的国际教育提供商IDP Education最近发布的研究发现,政策的不确定性,签证费和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权利的模糊,也导致可能的留学生选择去其他地方留学,或搁置其海外学习计划。
然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吴可言认为,如果控制了留学生的入学人数,那么中国学生可能最终将澳大利亚大学视为更有声望的高校。
她的同学温纪宁(Jining Wen,音译)也分享了这种观点,他也来自中国。这位24岁的年轻人说,降低学生人数可能会提高入学竞争力,进而提高澳大利亚学位在中国的声誉和含金量。
“我认为设定入学人数限制是一件好事。它提高了留学生录取标准,这可能会增加学位的含金量。”他说。
(图片来源:《澳大利亚金融评论》网站截图)
另一名中国留学生周宇哲(Yuzhe Zhou,音译)正在悉尼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,周宇哲并不认同吴可言对联邦政府设置留学生人数上限的不满。他认为,通过提高入学难度,澳大利亚大学在中国的声誉实际上会得到提升。
“由于在各类高校排名中十分靠前,澳大利亚在海外留学生中享有良好的声誉,”他说:“然而在中国,澳大利亚大学因其学位时间较短而受到批评,被称为‘水学位’,这意味着学术价值低、声望高但没有实质内容。”
“因此,中国的一些公司可能会拒绝拥有澳大利亚授课型硕士学位的申请人。”
联邦教育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7月,澳大利亚高校共招收了420,751名新生。这是该时期的最高记录,比2019年同期高出16%。(编译文章来源:《澳大利亚金融评论》)
编辑:魏西